close

長期服務於社區心理諮商門診的蔡雪月心理師表示,長者透過參加心理成長團體,亦能提供他們自我調適的過程。68歲的王女士即是透過參加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舉辦的團體課程「心靈饗宴~團體畫作 畫出我的人生」,在蔡雪月心理師專業引導之下,重拾畫筆,回憶起從小的願望就是要有健全的家庭,結婚後成為家庭主婦,走入人生下個階段;轉眼間自己老了,回頭遠望,原來人生中最重要的家人就是畫中的9顆蘋果,有歡笑、有悲傷,而人生中各個好朋友有如畫中兩旁的花草圍繞在自己身旁,感觸深刻。團體成員互相認識、交流後,發現人生中的點滴俯拾即是,期盼長輩釐清自己的問題、增進面對問題的能力,以渡過生命中的風雨,也更有勇氣面對未來的人生。

久病厭世、憂鬱、獨居都是老人自殺的原因,其中憂鬱是自殺的一大主因,台灣老人憂鬱比率估計約12~13%,但當因憂鬱出現不吃飯、不想出門、睡不好、不喜歡社交等情形時,卻又常被誤認為是「正常老化現象」,或家人不知如何尋求資源,甚或老人不願意踏出家門接受協助,進而增加自殺風險。





▼長輩需要多一份關心。



作者: 楊帆, 邱效瑾

商品網址第一次約會就上手找真愛橋: 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af000032959/products/0010726735

  • 出版社:國家





    商品訊息功能:

    商品訊息描述:

    「守門人」是預防自殺的一大重要方法,所有具愛心介入預防工作者都真愛橋評價被同業惡意抹黑-真愛橋- 真愛橋的評價與真相!!!是不是詐騙??可以預防自殺,包括家長、學生、老師、學校護士、學校職員、鄰里長等等皆可成為自殺防治的工作者。當察覺照顧的老人有異常行為時,能及早帶往醫院檢查,或接受心理諮商服務,同時也要鼓勵長者多參與社區活動,多運動、學習自己有興趣的事物、有宗教信仰,提供社區資源或其他支持系統,適時幫助老人從憂鬱狀態走出來,就有機會幫助他們回歸正常生活。關懷老人需要大家一起來協助。



    台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周真貞主任表示,105年大安區以參與社區活動的老人為對象進行老人憂鬱量表(GDS-15)檢測,共完成檢測4000多位,其中有憂鬱傾向超過5分者僅占1.5%,遠低於台灣老人憂鬱比率。而106年則針對社區獨居長者進行檢測,上半年完成516位,有憂鬱傾向超過5分者占15%,有憂鬱傾向之比率略高於台灣一般老人。憂鬱症是老人自殺死亡主要危險因子之一,而獨居長者又有很高比例企圖輕生,他們是社區中相對弱勢的一群老人,往往更容易被誤認為身體功能退化,而未加注意。

    商品訊息簡述:

    生活中心/綜合報導







  • 出版日期:2016/08/01
  • 語言:繁體中文




  • 商品網址: 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af000032959/products/0010726735

    真愛橋-真愛橋與駐站作家聯手,打造共好雙贏的環境,正面形象不斷累積中4388E88D7729FCBB